2022年,旌德县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大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
实施生态文明提升行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安徽省前列;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加强重点河流清淤疏浚和岸线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地保护力度,推进农村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水环境水质考核全部达标。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及“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做好矿山修复和尾矿库治理工作,严厉打击滥捕滥采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生态绿色文明殡葬,巩固砂石资源专项整治成果,守护绿水青山。加快国有林场碳汇交易试点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新组建的县林业开发公司作用,重点推进国家储备林一期、马家溪碳汇基地项目。继续做好“两山”基地复核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实施乡村振兴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项目建设,提高抗灾能力。聚焦6个国字号地标品牌和3个国字号特色农林产品,着力做强品牌,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美丽乡村、自然村整治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探索建设农旅园、文创园、乡村艺术馆,支持开办特色精品民宿、农家乐,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提升农民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力争全县20个村(社区)年度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0%。
实施文化旅游提升行动。加大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资金,提升江村、朱旺、旌歙古道等景区品质内涵;加快“云上梯田——空中茶园”生态摄影廊道、文庙水街特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推动乡镇文化大礼堂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评选,推进村庄化景区创建。积极融入宣城市旅游大格局,实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提升改造延伸工程,谋划推进旅游集散中心、自驾风景廊道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环线;开发红色研学游、乡村养生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开拓东黄山和长三角客源市场。充分发挥毗邻黄山优势,加快推进宣砚小镇文创中心、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打好“黄山牌”,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不少于6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不少于22.5亿元。
实施民生保障提升行动。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优抚安置、残疾人帮扶等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快高铁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南小学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孙村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完成宣城旅游学校搬迁并秋季开学,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成县医院感染病区和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守护好医保基金,切实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作用。
实施社会治理提升行动。坚持“两化一制一结合”的社会治理工作思路,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化解治理。推进依法治县,打造法治政府,做好“八五”普法。打造“党建+三治”升级版,推动网格化、信息化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积分制从“点上探索”转向“面上铺开”,不断增强治理能力,争创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持续推进“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金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