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要更积极的参加所有开办的各类培训班,多学一些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道路上闯出一番天地,这辈子才算值!”家住旌德县庙首镇里仁村56岁的徐元璋看见我们工作人员便说道。
徐元璋祖祖辈辈都是务农,都是用传统的种养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劳累一年产出的效益甚微。前些年种养模式虽然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每年产出的效益并不高,只能解决温饱。但他致富的想法还是有的,特别是村里青壮年在外务工越来越多农田荒废的现象出现时,他一心想着不要让家门口的田地全部荒废了,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心动便行动,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不顾家人的反对拿出来承包了100亩水田种植烟叶,苍天不负有心人,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要想富,得多发展,于是在2013年9月,就用这资金一次性购买了30头小黄牛,开始了种养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14年成立了旌德县庙首镇金玉缘家庭农场。但因缺乏养殖技术,小黄牛养了几年,产出的经济效益并不高。2016年牛产业发展的春天终于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养牛培训班。培训班上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和县高级兽医师们细心讲述了科学养殖旌德小黄牛的各方面技术要点,认真听专家教授的讲课和做课堂记录,另外又组织我们外出考察开阔视野,知道了别人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学到了很多科学养殖技术,深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回到家信心倍增,和妻子俩商量用自己在培训班上学到的疾病预防与管理、科学喂料、常见病的治疗等知识,规划发展黄牛规模养殖。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养殖,截止2019年底存栏的旌德小黄牛已达106头,产出的经济效益比2016年增长了30%,这增加的30%收入是各位专家教授传授科学养殖技术的结晶。同时,他的家庭农场也获批宣城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尝到了培训带来的甜头,又分别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渔业班,而且每个培训班发放的培训教材他都认真学习,通过培训和专家指点,2019年又承包了50亩水田进行机稻种植,亩产高达1500斤;2020年又继续承包了150亩水面,放养各种鱼苗,目前鱼的长势很好。
“总之我的产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要感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免费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每次培训课程设置和安排都非常周到,请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给我们传授知识;才有我今天的高产高效的结果。我现在每年雇用4个贫困户,帮助解决就业和家庭脱贫。从2020年九九重阳节开始,我也将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购买些慰问品去看望镇敬老院的老人们,为回报社会尽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