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的院落与绿色自然的风光相映成趣,宽敞洁净的道路绕村蜿蜒,千亩“空中茶园”青翠欲滴。这里便是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
从少人问津的农家小山村到游人如织的国家3A级景区,从一穷二白到旌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样板村,华丽变身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近日,记者走进路西村,探寻路西“点绿成金”的轨迹,解锁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的“密码”。
守护绿水青山提升生态“颜值”
9月底,漫步路西,目光所及之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见底。村庄干净得见不到垃圾,彩色步道两侧山花烂漫。游客们在秋天的美景中流连忘返。
“想要打通‘两山’通道,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就要守牢‘绿水青山’。”路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胡龙介绍,近年来该村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2015年,该村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下编制了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对村庄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进行合理布局规划。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按照“干净、整洁、有序、自然、和谐”的目标要求,实施危房改造214户,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清理陈年垃圾100吨,设立村级垃圾收集点9处,实现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围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路西村完成农村卫生改厕430户,其中中心村卫生改厕120户,建造路西旅游公厕三处,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投入80余万元建成两处污水处理设施并运转正常。
近年来,路西村还将徽水河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实施了河道清淤工程,提升了河道引排能力,改善了村域内水环境质量。同时,对沿河荒滩一并进行整治,补植了近万平方米的草坪、近百株桃树,铺设了1100米的鹅卵石步行小道、800米沿河休闲步道。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路西村实现了100%村民的饮用水安全、100%的村内道路硬化、90%的公共照明设施齐全的目标。完成了全村4G网络、光纤宽带全覆盖和全村电气化的愿望。
人在改变环境,环境也在改变人。“现在环境这么好,村里人都自觉维护。”村民们说,以往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陋习大伙主动摒弃,都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用行动维护美丽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过程中,路西村既塑绿水青山之“形”,也铸乡村文明之“魂”。建立健全了“一约四会+X”制度,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评选活动。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路西杂坛”,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借力股改“三变”唤醒沉睡资源
2015年,3万元。2019年底,50.6万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7倍,路西村仅用了4年不到的时间。“经济快速发展和‘三变改革’分不开。”胡龙解释。
2008年,路西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核发林地使用权证667本,面积9972亩,发放集体山林股权证17本,涉及集体山林面积9972亩。2017年完成了土地确权,共有444户2092.01亩土地完成了土地确权。2018年,为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确权颁证可推广、可复制经验,路西村作为整村推进试点,在完成资格权确权基础上颁发“三权分置”不动产权登记证书。
2015年路西村被列为旌德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村。截至2016年7月,路西村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和成立市场主体工作任务。集体资产总额为2574万元,股东1568人,按人口股设置1568股,每股折价1.64万元。
为了盘活集体公共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该村以集体资源为注册资本,实现资产变资本。
路西村有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老茶园,之前由于疏于管理,茶园效益极其低下。近年来,该村整合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茶叶产业项目资金,在茶园新增800亩滴灌设施,让老茶园焕发了勃勃生机,并新建了1公里沥青道路,将茶房修葺一新,打造“空中茶园”景点。
为经营好“空中茶园”景点,路西村还以“空中茶园”为核心,把村集体512万元资产打包,委托江苏客商合作经营,用于旅游开发,创成了3A级景区。通过“空中茶园”旅游开发,该村集体年基本收入达到23万元,还可获得景点门票分红,过去靠茶叶“产品卖钱”的老模式变成了如今“服务挣钱”的新业态。
同时,该村还争取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综改资金120万元投入空中茶园帐篷木屋项目,村集体每年可得保底分红10万元。
“现在我们走上了从建设美丽乡村到经营美丽乡村的新路。”胡龙介绍,目前该村还获得了“中国特色村”、“国家森林乡村”、“安徽省旅游示范村”、“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等荣誉。
发展乡村旅游“输血”变“造血”
生态资源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现实手段。
近年来,路西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好风景变成好前景。该村成立了路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协会+农民”发展了36家农家乐、13户农家客栈。去年新建、改建民宿标间37间,床位数80张,由路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住宿经营收入为公司按10%,村集体10%,民宿户80%划分。
同时,路西村委会拓展思路,积极开发景区茶园、徽水河、原始森林、千年古埂、白鹭洲等旅游项目。还连续两年获得了“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旌德站比赛的承办权。去年,路西村接待游客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目前,该村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当下,旌德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一号工程——路西田园综合体建设,按照“多方投入、共建共享、市场主导、专业运营”的模式,积极搭建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平台。
“这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胡龙介绍,综合体规划面积180.92公顷,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位于徽水河东岸,主要包括王祯农业双创中心的建设、现代农业展示、路西村村庄整治工作。二期位于县道以南区域,主要开展农业产业提升和旅游休闲区域的建设。三期位于徽水河西岸,主要开展康养组团的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区域含两个高科技智慧玻璃温室,每个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一个玻璃温室为本土特色的高科技展示,如黄山云乐灵芝、辉煌粮油有机稻米、格瑞蔬菜有机菊花、鹊岭有机白茶等农产品。另一个玻璃温室为现代农业展示,主要分为叶菜类种植区、功能性蔬菜种植区、食用菌种植区、茄果种植区、根灌区、中药材种植区,所有的种植通过云雾栽培设备设施集中供配,为游客展示无土栽培、自动追光系统、根系滴灌栽培、自动水肥一体的智慧农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