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活态传承非遗 旌德市民齐练健身气功五禽戏

发布时间:2020-09-11 10:18 来源:县文旅局 作者:方立东 浏览:
【字体大小:
  9月10日早上6时许,旌德县城灯光球场上,六十余名健身气功五禽戏社会指导员和爱好者相聚一起,共同参加“世界健身气功日暨旌德县百万中年人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展示活动,共同弘扬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身气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集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于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场地等限制,且健身作用明显,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旌德县文化旅游部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活生态优势,做好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这篇文章,引育非遗传承人,传承演绎非遗项目,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面。宣砚文化园、古法油烟墨、旌德漆画传习室、版书木活字体验馆研学基地建设,吸引中小学生前来研习,真正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独特魅力。打棍求雨、哭嫁、舞龙狮、庙首剪纸对外宣传演出,引得众人驻足围观,大呼演的精细,看的过瘾。助力休闲康养旌德的打造,旌德灵芝炮制,天山真香茶叶、古法印泥走进长三角,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饮食文化旌德大饼、旌德米发糕、旌德清明粿受到来此一游宾客的真心欢喜,留下满满的唇香。旌德非遗通过“文化礼堂”、体育竞技、交流展示等形式,持续多年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等形式,呈现旌德传统文化的活态魅力,留住旌德上下五千年的“根”与“魂”。 
  截至目前,旌德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8项、县级32项,共有非遗传承人27名,其中省级2人、市级7人、县级 18人。 

  链接: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由东汉末年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生活习性编创而成。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展开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五禽戏”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健身文化的瑰宝和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