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旌德县政府网站!

索引号: 11341730566367047C/202501-00034 组配分类: 旅游规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
名称: 旌德县2024年文化旅游规划落实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1-14 发布日期: 2025-01-14

旌德县2024年文化旅游规划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5-01-14 14:51 来源: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一)强化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

1.坚持错位发展。一是把握毗邻大黄山、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以打造“小山城、大门户”为目标,重点谋划皖南不夜城、冰雪文旅城、非遗出海产旅融合、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皖南黄金(旌)线68个总投资301.81亿元文旅项目。摸排储备了“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重点项目20个,其中,休闲度假类10个,创意经济类1个,医疗康养类4个,会展经济类1个,文化服务类4个。二“忘情天书”沉浸式元宇宙武侠主题剧本杀小镇项目等8个文旅项目通过预审,总投资4.75亿元;安徽徽旌药业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等4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3.4亿元。山地太空舱项目、小三线工业遗产博物馆项目等28个重点在谈文旅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对接推进。三是持续加强与重点在谈客商的沟通联络,稳步推进在谈项目签约落地。重点推进拟投资2.9亿元的非遗出海产旅融合项目,打造旌德县地标性的文旅综合体,谋划实施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改造提升等项目。目前,全县计划开工文旅项目7个,总投资33.48亿元。紧盯时间节点和工程进度,稳步推进在建项目实施。目前,全县共有在建重点文旅项目17个,总投资约21.92亿元。

2.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多批次组织召开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文旅)入库评审会。白地镇江村村“我在黄山有个院子”二期建设项目、旌阳镇凫山村珍稀林木研学基地项目等13个项目纳入2025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共计划争取资金4572.4万元。旌阳镇凫山村农旅融合体验馆项目、白地镇“传统文化研习中心”建设工程项目等4个总投资868万元项目入选2024年第一、二批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计划。稳步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兴隆镇三山村青创公社改造项、练山村民宿改造项目、三山电商直播基地提升等8个项目进行现场验收。稳步推进50个“双微”提升点建设,三山村通景道路提升、路西空中茶园、三山村湖田组艺术乡村周边停车场打造等46个“双微”提升点已完成建设。白地镇江村村、兴隆镇三山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宣城市“双微”行动重点村。

(二)创新宣传营销,全力推动文旅品牌高亮度彰显

1.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紧抓产业跨界融合特征,以旅养和康养为核心,进一步推动“旅游+”改革,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常态化举办“难忘的旋律”唱游中国艺术家邀请赛旌德站活动。通过“演艺搭台、旅游唱戏”等多种形式,充分释放“旅游+”市场潜能,打造旌德县大健康产业新增长极。积极践行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组织开展了2024民俗文化季、凫山新春烟花节、三溪路西醒春计划、庙首镇采茶节、黄高峰登山活动、兴隆赏梅会、新建越野车体验赛、凫山假日甲辰嬉春活动、凫山山地越野邀请赛、着汉服游慢城、2024中国天然氧吧毅行大会全国首站—旌德站、纵情山野“猫”聚旌德等共15场文旅主题活动。紧盯主体培育,创成安徽省金牌民宿2家、银牌民宿4家。

2.推进旅游品质升级。组织开展景区品质提升,江村景区增设打卡地标6处,以“孝”文化主题,增设了文旅农商产品市集和手工艺展示项目。路西景区增设烧烤、露营、咖啡厅、围炉煮茶、汉服摄影、农产品集市等新业态,并完成了登山道路进沥青铺设及木栈道升级。开展省级精品主题村创建,江村景区美食村申报已通过市级初审,上报至省厅。围绕研学游、亲子游、康养游、自驾游等主题,推出“踏青赏梅之旅”“皖美接年驾,驾游旌德,乐趣无穷”等旅游线路产品12个。创新研发了200道美食新品,设计上线文创伴手礼12种。持续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各类旅游推文及视频。

(三)突出文化惠民,全力推动公共服务高品质供给

1.丰富公共文化供给。积极开展送戏进万村工作,共计完成演出61场,覆盖全县10个乡镇,61个行政村,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有效提升群众对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满意度。精心创作皖南花鼓戏《井水不犯河水》《不忘初心》,申报至省、市皖南花鼓戏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申报《夙愿》、《定位》、《阳光灿烂》3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功举办2024年度春节民俗文化季系列活动、年味旌德系列活动,积极参与省级示范村晚、百场黄梅走进百家景区等,创作民俗类、文艺类节目《不忘初心》、《丰收时节》、《挑花篮》、《回家》等10余个。创作皖南花鼓戏《井水不犯河水》《不忘初心》,申报至省、市皖南花鼓戏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夙愿》、《定位》、《阳光灿烂》3个作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2.高质量建设文化阵地。已完成白地镇公共文化空间、庙首镇公共文化空间、旌德县辅仁书店3个公共文化空间年度建设提升任务。文化空间全年实行免费开放、部分文化空间实现开展夜间服务。严格落实基层文化场馆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基层文化培训4场次,参与培训指导150余人次。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礼堂平台,围绕传统节庆及“4·23世界读书日”主题开展读书宣传活动18场。中秋-国庆期间组织各镇以“新型文化空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礼堂”为阵地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共计19场。旌德县文旅局被授予安徽省送戏进景区改革试点全省送戏进万村工作最佳组织单位”。旌德县文化馆被授予“2023年度全省群众文化信息宣传先进单位”、“2023年度全省群文系统数字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先进单位”。

(四)注重活态保护,全力推动文化传承高起点开展

1.着力提升非遗保护。开展县级第五批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挖掘申报工作,旌德县传统美术“旌德漆画”传承人成功申报为安徽省第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拍摄“清明粿制作技艺”视频、图片在央广网、大皖新闻、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各大媒体平台宣传展示。举办2024年旌德县春节“接您回家”暨民俗展演活动;在朱旺景区开展“春游江淮请您来”非遗进景区——乡韵传情民俗展演活动;组织省级非遗项目“宣砚制作技艺”、“版书木活字印刷术”参加第五届长三角城市非遗特展。走进朱旺、江村、路西及民宿开展非遗进景区展示展演活动5场,邀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5场。

2.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立由县领导牵头、各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与的文物普查工作小组,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职责。积极做好文物保护项目申报与实施,江泽涵故居、吕氏祖屋、黯然别墅修缮项目和旌德文庙防雷工程已获批;江村古建筑群防雷、安防工程及朱旺村古建筑群福成桥修缮工程正在按照工期有序推进。开展各类文保单位安全巡查20余次,检查文保单位单体72处(其中国保2处,省保6处,市县保64处),发现文物安全隐患9处,完成整改9处,整改率100%。做好文保宣传及活化利用工作,县保单位朱旺村豫立义仓获得宣城市第二届十佳文物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奖。

(五)严格安全监管,全力推动市场环境高标准优化

1.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简审批所需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完成全县11家文化经营单位、7家印刷企业、7家出版物发行单位的网上年报年度核验工作。行政许可校外培训机构1家、出版物零售单位1家、旅行社总社设立3家、营业性演出审批3次、网办艺术考级备案1次。变更出版物零售单位法人1家、延续2家、变更法人1家,变更歌舞娱乐场所法人2家。

2.市场规范管理日益推深。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暑期集中执法等行动。2024年,共出动检查人员7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60余家次,立案7起,结案7起,共计罚款0.3万元,没收出版物150本。受理投诉举报1件,诉转案1件。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先后联合消防、教体、公安、教育等部门在春节、五一、国庆、汛期、冰冻雨雪天气等特殊时段,对文旅企业和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安全检查。2024年,共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50余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近300家次,出动检查人员900余人次,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80余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普法集中宣传和普法宣传进企业活动12次,出动普法人员100余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800余份,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