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30566367047C/202109-00027 | 组配分类: | 文化遗产保护 |
发布机构: | 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 |
名称: | 旌德县四招“破圈”,让非遗“活”起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09-22 | 发布日期: | 2021-09-22 |
旌德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中国宣砚之乡”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近年来,我县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发掘、保护和传承非遗,让非遗“活”起来。
一是加大非遗传承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建立非遗展示传承场所4所,分别是古法油烟制墨技艺非遗传习基地、宣砚文化园传承基地、旌德云乐灵芝炮制技艺展示馆和版书木活字体验馆,这些传承场所集技艺传承、产品展示、旅游接待、产品生产、研学为一体,实现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并重。
二是注重非遗传承人专业素质提升。我县拥有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8项,县级20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县级代表性传承24人。充分发挥“非遗”人才作用,将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荐传承人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房四宝研修班,河北美院“非遗砚台研培班”等高级研修班学习。
三是加强非遗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等活动,并邀请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非遗知识讲座;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图片展、非遗专题讲座、非遗乡土读本赠书等非遗宣传主题活动。
四是以文促旅、以文促经。宣砚文化园利用非遗企业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开展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手工技能培训,吸纳当地农村女性就业,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成为了助力精准扶贫的一部分。有“宣砚小镇”之称的白地镇以旅游作为展示平台,充分利用宣城市文房四宝产业影响力进行大力宣传,实现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