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6日 09:00
发布嘉宾: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局长 程飞,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傅世恩,县招商合作服务中心主任 潘小辉
主 持 人 :汪红潮
发布地点:县政府3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旌德县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旌德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开发区管委会、县招商合作服务中心
发布人: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局长 程飞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旌德工业这十年的发展情况。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旌德工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旌德工业克难前进、转型提升的关键十年。十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富县”发展战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奋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企业培育,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十年来,工业总量持续壮大, 现有规上企业4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增至4户,主板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四板上市企业13家。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均居全市第一位。聚力企业培育。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中小企业专于主业、精于管理、特于产品、新于创造,十年来,先后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着力创新主体培育,激发企业活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32.5%。
二是聚力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这十年,持续夯实技改投资增长“基本盘”,聚焦四化改造,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目前,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省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智能工厂1个。亿元技改项目取得突破,黄山胶囊承担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空心胶囊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总投资2.1亿元,已顺利通过验收。聚焦技改服务,促进 “质”与“量”双提升,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制造强省建设、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等项目,争取资金2594万元,争取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资金1400万元。推动“5G+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黄山胶囊、黄山台钻分别获评全市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全市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荣誉称号,累计建成5G基站141个,全县“触网上云”企业累计超100户,签约“数字旌德”战略合作协议企业6家。推进“一区四园”平台建设,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全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平台型产业项目。科讯新材料二期、孵化器二期招商项目落地见效。鼎新新材料年产8万吨新能源铝材新材料项目、铂优新材料年产10万吨水性碳基复合材料项目顺利生产,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发展步伐稳健。这十年,我们立足县域实际,找寻工业经济发展新出路,研究出台《旌德县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意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大健康五大产业齐驱并进。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目前我县已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链企业52家,包含中药材种植企业32家,生物医药企业16家,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相关企业4家。黄山胶囊是国内唯一一家以药用空心胶囊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体系AAA级认证,是胶囊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围绕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电子信息等领域,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目前,我县智能制造企业共1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家。飞翔电器主营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省专精特新50强企业,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荣誉称号。黄山台钻实施“黄山云数控项目”,探索“售前咨询—产品定制—售后跟踪”的服务型制造。赫菲特年产500辆智能网联特种车项目于2022年8月成功入规,发展势头强劲。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型向集约型发展,目前共有金属新材料企业5家、玻纤新材料企业26家、健康用品材料企业5家、纳米新材料企业1家、碳基新材料企业1家,其中规上工业11家。传统玻纤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重点开发超细玻纤纱、电气绝缘、环保设施、新能源配套新材料等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万方日用品与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的乳霜纸巾排名国内第一,是省内同行业中产品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激发工业发展新动能。这十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不断培优扶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全县拥有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8家。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472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5496万元,增长10.64倍;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比为2.89%,是2012年的4倍。科技产出不断提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0.65件提升至2021年的27.05件,增长44.6倍;技术合同成交额由832万元增长到21284万元,占GDP比重达到3.4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67%,比2012年提升24.17个百分点。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科技创新专项,十年来,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争取科技专项资金1800余万元,4家企业5个项目获省科技重大专项,争取省项目资金700万元,兑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
五是打造最优环境,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这十年,我们聚焦企业所盼所需,精准有效服务,以一流营商环境孕育一方投资“沃土”。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程,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包保联系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家“直通车”制度,驻企专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被打通。2021年全年共收集问题276条,办结率100%。十年来,不断出台惠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兑现各类企业奖补9000余万元,其中2021年兑付工业企业政策性奖补资金1247.49万元,发放新型“政银担”担保贷款7.2亿元,服务企业260户次,“真金白银”助企业发展增动能。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评选表彰活动,设立纳税光荣榜,营造浓厚的工业发展氛围。落实企业家培训制度,成功举办全县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班2期,培训人次共计80余人。每月定期举办“旌企之秀”企业家沙龙,强服务、话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形成政企同心的良好局面。
十年来,旌德县工业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走出了工业提质增效新道路,构建了实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富县”战略,深入实施“链长制”,聚力提质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奋力推动全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布人: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傅世恩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旌德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旌德经开区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强化首位担当、加快跨越赶超,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平台建设、强化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十年来,经开区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宣城市高质量发展奖先进集体”“旌德县招商责任主体先进奖一等奖、“全县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获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灵芝健康小镇”,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获批“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这十年,调产业、建新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目标。2018年,园区主导产业调整为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紧抓旌德县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获省政府批准有利契机,编制《旌德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在十四五末,打造5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近十年,大力推进篁嘉新区建设。2022年,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新体系,将版书、俞村、蔡家桥、孙村四个产业园纳入经开区,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
这十年,抓转型、促升级,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十年间,园区现有注册在经营企业已达180余家,黄山胶囊、飞翔电器、万方纸业成功升级亿元企业,年销售额正稳步向5—10亿元行列迈进,黄山胶囊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2016年深交所A股成功上市,成为全国药用胶囊行业的领军者;飞翔电器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万方日用品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不断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成立省级研发机构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引入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中心5个,支持黄山云乐灵芝公司通过GMP认证,成功带动菁科生物年产10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云乐灵芝年产300吨灵芝产品GMP项目正式投产。
这十年,抓招商、增投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把“双招双引”做为园区发展的一号工程,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项目引进和落地服务上。依托科技孵化器平台开展产业招商,成功签约菁科生物、京茗药业、海昭生物、韩美药业等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依托低效用地和现有厂房推动“零供地”招商,实施“退二优二”“腾笼换鸟”,共盘活存量低效用地508亩,回收厂房100000余平方米,成功引进铂优新材料、鼎新新材料、赫菲特网联汽车、卡尔本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入驻,项目投资总额达24亿元,投产达效可实现产值30亿元。
这十年,抓项目、促发展,平台建设行稳致远。围绕主导产业需求,投资近10亿元,高标准建设占地面积共350亩,建筑面积共26万㎡的篁嘉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机械电子标准化厂房项目、科技孵化器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健康用品产业园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等30余栋标准化厂房。目前,健康用品、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余厂房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十年,抓配套、强基础,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共投资约3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园区道路10公里,重点道路实施“白改黑”,新桥路、庙首路、俞村路、版书路、篁嘉大道东延等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路网工程基本实现闭环贯通。同步完成雨污管网及绿化、亮化工程,配套建设健康智造中心、康尔曼酒店、人才公寓、办公楼、体育场及处理能力5000t/d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等。
这十年,抓保障、优服务,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始终把构建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吸引企业落地、推动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积极主动解决项目用地、环评、用能、水电气路等问题,建立成立经开区代办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政校企合作模式,采取“2+1”模式委托培养,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代培13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政聘企用”,引进3名创新人才在园区重点企业任职。引入第三方服务,聘请安全生产和环保专业团队对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了做优企业服务,安排34名干部包保81家企业、23个重点项目。今年以来,共收集解决问题140余个,帮助企业兑现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2022年启动“园区贷”项目,缓解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难。常态化联合经信、统计、司法、工会等部门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文化、送培训等入企活动。
这十年,抓党建、强引领,党的建设扎实有效。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魂,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把党建引领贯穿发展全过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组织建设不断健全,注重党的基层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同步,目前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0个,成立工会组织的61家,建立妇联组织20家,成立经开区科协,建成“同心家园、梦想驿站”实践基地并获评市级统战工作示范点。提炼了黄山胶囊“五心党建”、万方日用品“挚最鲜艳的一面旗、做最干净的一张纸”、“黄山台钻塑工匠精神,当智造先锋”等党建品牌。以“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建成覆盖21家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相融互动、抱团发展。
展望未来,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更需新作为。站在新起点,旌德经开区坚定贯彻“工业富县”战略不动摇,坚持“提质扩量增效”的总目标,时刻秉持“唯干唯实唯先”的奋斗姿态,聚焦“挑大梁、担重任”,全力“促发展、快赶超”,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经开区改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布人:县招商合作中心主任 潘小辉
大家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一以贯之地对“双招双引”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将“双招双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招商和招才并举、引资和引智并重,创新招商方法,提升服务水平,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以来,全县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04个,到位资金190.7亿元,任务完成比及增幅一直保持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间,全县引资总量翻一番,“十四五”以来,全县引资规模持续高位增长。
一、“双招双引”顶格推进
10年来,我县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体制上不断创新,构建形成了县领导挂帅顶格推进、部门快速联动配合、项目引领要素保障的“双招双引”工作格局。坚持“无会周”县领导带头招商制度,顶格对接洽谈项目,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2020年以来,县领导累计带队外出招商303批次,收集项目线索620条。建立项目预审、定期会商机制,顶格分析研判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听取“双招双引”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对签约项目亲自把关,科学决策,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主持召开项目预审会,从产业、环保、用地、科技、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研究项目准入,保证项目质量。2020年以来,全县新签约项目104个,协议总投资82.5亿元。成立五大特色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8个县直招商工作组,由县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建立县领导招商引资任务清单,实行分级调度、扁平化运转,顶格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顶格推进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10年来,我县成功引进了万方纸业、达胜电子、志聚生物、鼎新新材料、科讯新材料、铂优新材料、卡尔本科技、赫菲特汽车等一大批附加值高、关联度大、拉动力强的大、好、高项目,为旌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二、招商方式灵活创新
10年来,我县经历了从传统模式招商、全员招商向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的有效转变,不断拓宽招商渠道,提升引资质效。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深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大健康五大特色产业研究,梳理头部企业,编制产业链图谱和产业招商地图,谋划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招商项目 107个,总投资857亿元,采取小视频、图文等形式,通过“投资旌德”“投资宣城”等平台对外宣传推介,引导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项目。旌德县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被认定为2021年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探索“云招商”,克服疫情影响,大力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活动,2020年以来,先后召开线上招商视频会40余次,今年4月成功举办“双招双引项目云签约”仪式,12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额达9.7亿元。突出以商招商,先后成立了旌德驻沪企业家联合会、旌德家乡发展促进会等商协会,今年举办了6期旌德县企业家沙龙活动,印发了《旌德县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暂行办法》,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办好节会招商,成功举办2016徽商论坛·旌德健康制造产业发展峰会、2018中国·旌德大健康论坛活动、安徽·旌德2020年“活力长三角”投资环境说明会、第六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投资环境推介会等大型招商推介活动10余场次,集中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额达77.2亿元。2019年以来,我县组建县驻上海招商组、2个县驻外招商组,成立中安绿色健康产业基金,在驻外招商、资本招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要素保障坚实有力
10年来,我县秉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瓶颈制约,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做优产业平台,省级旌德经开区篁嘉园区——灵芝健康小镇建设方兴未艾,科技孵化器一、二、三期先后交付使用,菁科生物、京茗药业、泽德药研、海昭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项目落地建设,科技孵化器四期、电子信息产业园、健康用品产业园、4 个乡镇工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做到建设与招商同步。融合引资引才,每年定期举办“双招双引”专题培训班,提升驻外招商组、招商小分队等专业招商队伍业务能力;通过引进高新、战新企业,同步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引进中国科大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灵芝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5家;开展“旌英计划”,探索以才引才、以才育才模式,今年以来,开展引才活动76场次,引进各类人才598人,与10所高校共同成立“校地合作联盟”,安徽德泽猕猴养殖有限公司陈伟恒研发团队成功申报第四批市“宛陵英才”创新团队。推进产业和资本融合,大力宣传推广“税融通”、“云税贷”、“园区贷”等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我县与市农发行签订1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战略合作协议,发放全市首笔“园区贷”担保贷款,新增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2.48亿元。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0年来,我县大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产业政策,近年来,我县充分借鉴沪苏浙等地创新做法,实行产业政策动态修订机制,先后出台《旌德县重大招商选资项目优惠政策》《旌德县科技创新类招商选资项目扶持办法》《旌德县电子信息产业园扶持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万众创业。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减税降费1.15亿元,兑现招商奖补资金3719万元。强化为企服务,深化“旌牌管家”政务服务改革,开通招商引资“绿色通道”,落实行政审批全程代办,主动对接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487次,安排招商专员代办项目审批事项85次,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用能等相关问题69个。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县相继出台了《关心关爱企业家的十条措施》《旌德县崇商亲商富商安商八条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在全县开展“百名股长(科长)”考评活动,共选派2批29人次懂经济会管理的职级序列干部担任驻企专员,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工作。2020年旌德县获评“中国营商环境最佳县”,今年二季度营商环境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居全市第一。
下一步,县招商合作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围绕“工业富县”不动摇,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扎实推进“双招双引”提质扩量增效,为“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贡献积极力量,以奋进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09-15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