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交通运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交运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6259/202105-00039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旌德县交通运输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 意见
名称: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 文号: 皖交规划〔2021〕47号
生成日期: 2021-05-20 发布日期: 2021-05-20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1-05-20 15:34 来源:旌德县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市交通运输局,广德市、宿松县交通运输局,厅直有关单位,厅有关处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112号),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支撑保障和先行作用,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体,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成果,把握节奏、优化结构,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内外连通,着力“强网络、建体系、抓创新、促开放、优治理”,实现“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增强循环动能、保障循环安畅、降低循环成本”,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支撑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当好先行。

(二)发展目标

经过多方努力,现代化高质量的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形成,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加速完善,交通运输跨界跨业融合深度发展,交通运输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建立,交通运输成为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的坚实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保障基石,交通运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保障和先行作用充分发挥。

二、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扩大循环规模

(一)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以高效率为导向,加快推进我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打通综合运输大通道“堵点”,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城乡间交通运输联系。实施“高速上的安徽”建设工程,推进高速公路“贯通加密扩容”和干线公路“联通提质升级”,全面打造“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加快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到“县城通”,推动省会到市、市到县实现一级公路联通。实施“航道上的安徽”建设工程,建成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实现江淮联通;推动长江航道10.5米常年维护水深到芜湖,争取8米常年维护水深到安庆;实现淮河安徽段临淮岗以下二级、以上三级整治达标;实施沱浍河、涡河、新安江等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干线航道骨架网;促进区域港口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打造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群。实施“翅膀上的安徽”建设工程,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完善通用机场布局。

(二)加快提升合肥都市圈交通承载能力。建立健全合肥都市圈交通运输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一体化、多层次、便捷顺畅交通网。强化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市间的交通运输联系,建设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交通网,推进运输服务同城化、一体化、城乡运输均等化;完善合肥都市圈一级公路网络,率先实现合肥到市、市到所辖县一级公路联通。强化部门协同,保障公路与城市道路顺畅衔接。

(三)推动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畅通联网提档”,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鼓励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推动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鼓励地方根据特色产业发展和出行需求,推进产业路资源路建设,提升城乡运输服务水平,实现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提档升级。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协同与配合,注重规划指导和存量资源利用,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积极性,推进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着力推进合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建设,提升芜湖、蚌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能级,打造通江达海现代港口群、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枢纽集群;加快推进一体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和运输高效的货运枢纽建设,鼓励通过完善接驳服务或设施改造等方式盘活存量站场资源,实现综合交通功能;推进重要客运枢纽引入轨道交通,重要港口、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引入铁路专用线,完善机场、港口和货源地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五)促进形成“一圈五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我省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以打造大网络、构建大通道、强化大枢纽为着力点,加快构建联通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快速交通网和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网。加速合肥都市圈交通网高质量优化升级,促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外高效联通,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路网提质扩容加密,强化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突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交旅融合发展,形成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新格局。

(六)稳定和拓展交通投资空间。持续做好抓建设稳投资工作,提速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前期工作攻坚,做好储备项目谋划,建立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完工一批的梯次推进机制,形成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努力保持交通投资规模合理增长。优化交通投资结构,加大对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支持力度。按照“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原则,推进北沿江高速无为至安庆段以及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和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建设等具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建设。稳定和扩大交通资金来源,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金融信贷支持,鼓励各市政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诚信体系,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建设市场。

三、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循环效率

(七)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完善多式联运标准规范,推广多式联运运单,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培育全过程负责、一体化服务、网络化布局的多式联运经营人。明确将“公转铁”“公转水”作为2家国家级和2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的重点内容,积极运用资金补贴、税费优惠等引导手段,重点发展铁水联运等运输模式,发展铁路和内河集装箱运输。督促省港航集团等重点港口运营单位,积极与铁路部门加强合作,同步实现公转铁公转水。保持治超高压态势,重点加强对运输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公路运输车辆的监管,推进联合治超、科技治超,全面实施高速公路货车入口称重检测,有序推进非现场执法试点。

(八)推进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交通物流服务制造业的能力,推动运输链融入供应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港站枢纽布局,加强与产业集聚区衔接,培育壮大交通运输经济产业集群。引导和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全链条定制物流服务。鼓励发展面向高附加值制造业的航空运输服务。加快实施“快递进厂”工程。

(九)持续提升专业物流服务能力。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强化冷藏保温车运输管理,完善冷链运输标准规范,推动形成全程温控、标准规范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电商物流发展,提升邮政快递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建设上接县、下联村的递送节点。完善城市快递末端服务体系,持续推广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和末端公共服务站投递,规范末端投递行为。促进农村物流发展,推进“快递进村”,推动邮快合作,促进快递服务直投到村。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引导乡镇运输站场拓展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功能。推进芜湖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创新配送模式,提升城市配送效率。

(十)加快建设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完善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按照“平时服务、灾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构建面向最严峻复杂局面的运力储备库,统筹各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着力建设省市两级综合运输应急运力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应急运力储备机制,强化应急运力组建和动员机制,完善征用和补偿机制,加强应急运力的运行管理与培训演练,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与水平。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综合运输快速响应、协同指挥等体制机制,切实增强交通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按照交通运输部部署要求,建设省级应急运输指挥调度平台,推动应急物资运输信息互联共享。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循环动能

(十一)推进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交通顶层设计,编制《安徽省智慧交通建设方案(20212023年)》、《安徽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安徽省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实施意见(2021-2025年)》,完善智慧交通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等标准规范和配套政策。加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等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抓好智慧交通场景落地运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推进智慧公路、智慧运输、智慧港航、智慧民航建设,加快合宁、宁芜智慧高速公路以及芜湖港智慧港口试点建设。鼓励开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推进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重点科研平台建设。

(十二)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挥好“交通+”优势,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许可流程和小微型租赁客车备案流程,允许定制客运经营者自行决定日发班次,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定制客运车辆可以在道路客运班线起讫地、中途停靠地的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按乘客需求停靠。进一步促进道路定制客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的发展。规范网络货运发展,做好省级网络货运信息监测系统应用,推广无人配送、分时配送,推动物流组织模式创新。鼓励高速公路服务区根据自身特色和条件,适度拓展文化、旅游、消费及客运中转、物流服务等功能。鼓励创建以交通资源为特色的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活动。

(十三)促进消费扩容提质。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客运枢纽、大型地铁站结合实际引入商贸、餐饮、购物、寄递服务等关联性消费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客运站拓展邮政、物流、电商等服务功能。推广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推进联运票务一站式服务,创新旅客联运产品,提升旅客联程运输水平。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需求,提高无障碍便利出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推动完善夜间经济交通运输配套服务。鼓励发展邮轮经济、水上旅游、低空飞行旅游、通用航空。推进运输装备迭代升级,继续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力度,全省新增及更换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80%以上。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拓展交通一卡通,大力推广ETC多场景应用。

(十四)培养交通运输产业链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交通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等个部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高速公路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科技示范工程”等重点科技项目研究。鼓励交通运输企业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支持汽车、船舶等运输装备关键技术突破和技术储备研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等智慧交通产业发展。配合做好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试验工程谋划建设工作。

五、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循环安畅

(十五)建设面向全球的运输服务网络。建设立体开放的国际运输通道,以中欧班列、江海联运、国际航空运输为载体,高效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支撑构建安徽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支持货源向枢纽集结,优化安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方向开行布局,积极开辟境外新径路。协同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和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推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海联运发展,进一步完善通江达海国际航线。推进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加快推进合肥、阜阳、安庆、池州机场改扩建工作,推进芜宣机场通航运营,推进亳州、蚌埠等新建机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砀山、界首、泗县、白龙等通用机场建设。

(十六)建立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增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鼓励扩大全货机规模,加快推进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巩固加密既有国际航线,积极开辟全货运航线,支持新开合肥始发至欧洲腹地、俄罗斯、亚洲国家等国际货运航线。加强与东航、国货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合作,积极培育本土航空货运企业。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六、优化政府治理,降低循环成本

(十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配合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工作,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推动交通运输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健全交通运输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制度。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建立常态化交通运输政企沟通机制。

(十八)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批高频便民且有利于基层承接和行业监管的权力事项下放至市级实施,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全省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定全省交通运输“证照分离”事项具体改革落实措施和事中事后监管举措,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推动道路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发补发等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巩固“信用交通省”创建成效,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交通运输新型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和规范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贯彻落实国家及省交通运输领域降费政策,持续减轻企业负担,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深入落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部署,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持续优化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

(十九)推动行业治理高效能。坚持法治引领,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加快完善地方综合交通法规制度体系,拓展社会公众、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渠道,打造协同高效、良法善治、共治共享的行业治理新格局。继续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厅属事业单位改革等,推深做实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全厅“1+5+1+X”内部运行机制,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保障我省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七、保障措施

(二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领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

(二十一)强化规划政策支持。将我省交通重点工作纳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加强规划对接,争取政策支持,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十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

(二十三)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强化部门联动,细化实化举措,针对重大事项制定实施方案,在工作中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合力。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0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