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走进旌德 > 城市名片 > 中国宣砚之乡

中国宣砚之乡

中国宣砚之乡

发布时间:2023-08-09 16:47 来源:白地镇政府 阅读次数:

宣砚石属于绢云母变质粘板,其地质年代古为古生代的奥陶纪,距今约5亿年。

南宋高似孙在《砚笺》中记载:“宣石砚,李白诗:‘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而据文献记载,宣砚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在唐代,宣砚成为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必不可少的显贵之宝。从那时以来,宣砚经历了与盛唐文化相得益彰的鼎盛和明清之后销声匿迹的失落。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崇祯年间由吴去尘制作的“墨光歌”墨,墨面阳识隶书“墨光歌”中称赞“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

从李白的《草书歌行》往后,古人对宣砚有明确记载的只有三处。一是宋代高似孙的《砚笺》,收录记述有宣州石砚类别;二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记录有宣石砚方物;三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吴去尘《墨光歌》墨上的诗文,描述了宣州石砚的特征——“空斋清昼陈帘里,新水才添白玉洗。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这些有限的史料,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一方面,宣州石砚,成名早,质地好,有传承,堪称名砚。另一方面,宣州砚矿,唐后开采中,肯定遇到了突然变故,造成产量小,遗存少,因此,前人对其研究记录不足,造成砚矿断采,迷失千年而难寻踪迹。

1964年到2009年,安徽省先后组织地矿专家,对黄山和宣城境内可能存在的歙石和宣石砚矿,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勘探调研,除了先后发现歙县、休宁、祁门和绩溪存在“不及龙尾”的中档歙石砚矿外,神秘的“宣州石砚”砚矿始终不见踪影。

2010年710日,旌德县白地镇突降暴雨,洪川村龙潭山洪水成灾,罕见的泥石流将山溪里埋藏的砚石冲出了地表,引起了识货村民的无序争抢,引发关注。失传已久的千古名砚才从见天日。宣砚的发现填补了宣城市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一大空缺。2014619日,“中国宣砚之乡”荣誉称号授牌仪式举行;59日,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旌德县“中国宣砚之乡”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宣砚闻名遐迩的突出特点集中表现在它温润如玉、涩不留笔、发墨光润。古代宣砚的生产地点在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今天当地仍可看到古老的采石坑遗址。2010年,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太海偶然发现失传已久的宣砚石,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宣砚砚石88项理化指标的地质检测分析,并成功申请保护开发旌德县白地镇龙潭山砚矿。矿山位于旌德县县城337°方向直距38千米处洪川,行政区划隶属旌德县白地镇管辖,距白地镇政府直距3千米。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8°1927″,北纬30°1111″。矿区面积0.04平方千米。经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的地质普查,初步查明了矿石资源量110.33万立方米,可供开采制砚数百年。

宣砚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一方高档的宣砚能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性于一体,价贵如金,世人难求。南宋诗人王迈曾经写诗感谢与自己日夜相守的砚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诗仙李白曾七到宣城,对宣砚情有独钟,写下“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给予高度赞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崇祯吴去尘‘墨光歌墨’,墨面有阳识隶书《墨光歌》”,歌中“空斋清昼陈帘里,新水才添白玉洗。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描写了以宣石为材料做成的宣州石砚“雪洒残”的特有品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但砚台特有功能效果是永远无法用现代的手段所能替代的,尤其是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离开了砚台为书写工具材料就无法表达出艺术的理想妙味。

宣砚生产工艺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无数次良工巧匠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断创新、实践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砚操作规程,共分为七大工序几十道操作过程,且每道工序均有详细的技术指标和制作要求,这是宣砚传承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宣砚雕刻师们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和丰富高超的传统手工创作价值, 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宣砚公司融入创新运作体系和体验方式,于2013年投资建设宣砚文化园,现已建成的园区一期工程总面积14137.25平方米,包括宣砚博物馆、创砚坊、文房四宝展示中心、大师工作室、书画创作基地及徽韵阁农家乐,于2015年完工并完成入驻。宣砚文化园成功入选“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三批宣城市研学旅行基地”、“第四批非遗传习基地”、“国家AAA级景区”等,此外,公司与中国国家画院及安徽省书画院联合打造“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和“书画写生创作基地”,与安徽工程大学及安徽省行知学校联合创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及“宣砚制作技艺非遗实训基地”,通过产学研协同合作,实现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在文创产业人才培育、产业项目规划、创新创业以及园区特色文化宣传推广等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强大的教学、研究、开发、生产、传播一体化的先进系统。现宣砚文化园作为皖南地区最大的文房四宝产学研旅基地,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