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走进旌德 > 城市名片 > 国际慢城

国际慢城

国际慢城

发布时间:2023-08-10 16:48 来源:旌德县旌阳镇 阅读次数:

旌德·旌阳慢城

千年古邑·秀美旌德

举世闻名的黄山,东麓余脉逶迤盘亘,造化出万壑竞秀、千溪争流、百花斗艳、百鸟齐鸣的千年古邑旌德。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被誉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是“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绿色小康县”“ 中国十佳休闲养生旅游县”“中国最具投资开发价值旅游县”。

县城旌阳镇,总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4个村(居),城区面积6.88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百姓纯朴敦厚,热情好客。

来到旌阳,你可以登上梓山,去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可以走近徽水,去探索小溪流的天道之行。可以在街头巷尾品尝地道的徽菜,在徽水两岸领略经典的灵芝文化和宣砚文化。


悠闲民俗·慢城传统

旌阳人生活在皖南大山腹地,自古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困难,崇尚慢节奏、慢生活由来已久。在这里,林荫街巷、河滨桥头、街心广场、山坡古道,随处可见三五成群悠闲自乐的人群,他们或者下棋品茶放弃纷争,或者散步赏景放飞思绪,或者娱乐健身放松心情。这里,从来没有喧嚣尘上,没有红尘滚滚,有的永远是恬淡、静谧、安宁。

2010年,旌德县提出“中国灵芝之乡,休闲养生天堂”的理念。在这里,没有发展大工业的条件,有的全是生态工业、精致农业的天时和地利。你可以在灵芝产业园感受健身养生的奥秘,在农业观光园感受绿色阳光的绚丽。在茶文化的祥云、云乐、兴隆等地尽享黄山毛峰茶产业的精彩,在徽文化的江村、庙首、朱旺等地尽享皖南旅游文化产业的风流。


生态优良·环境优美

旌德境内重峦叠嶂、山水相间、森林葱郁、竹海腾浪,有1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1个生态风景区,2个森林公园。

这里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水体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以上标准,森林覆盖率64.92%,森林绿化率68.1%,有“绿色旌德、徽州粮仓”之美誉。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梅花鹿、云豹、银杏、华东楠、红豆杉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

县城旌阳“一塔高耸,双水穿城,三桥锁翠,四面环山”,山谷盆地,雨量充沛,一年四季,气象万千,俨然一幅“桃花源里可耕田”的原生态图景。


 文风昌盛

旌德民风淳朴,崇尚礼仪,人民诚实敦厚,自古重教兴学。历代重诗书,勤课诵,培育了蔚然勃兴的灿烂人文。自建县至清末,学有成就者代不乏人,仅有姓名可考者就有进士142人、举人206人,其中状元、榜眼、探花各一人,父子、兄弟进士八人。

元代农学家王祯,任旌德县尹六年,写成农学专著《农书》和创制木活字,在旌德矗立起世界农学理论和印刷术革命的两大丰碑。


 文化遗存

旌德县有1250多年的历史,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13个单体,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50余处。这些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承载着旌德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信息。

旌阳城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德文庙,是目前安徽省保存最完好的文庙,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方言与哭嫁

旌阳因地埋环境相对封闭,两千年方言变化不大,至今仍大量保留汉代语言遗风,旌阳方言为汉语言及至汉文化的陈年宝库之一。

旌阳民间婚嫁,哭嫁之俗流传至今。旌阳方言哭嫁一句一个“宝宝伲伲”(宝贝女儿),宛如抒情民歌,很是动听。一个泪人儿的新娘,又使旌阳女孩更显妩媚动人。


传统农耕

旌阳人早在700多年前,就亲受王祯影响,农耕传统世代兴盛,至今仍保留传统农耕技艺。黄牛耕田、耙耖,手工采茶、制茶,人工除草、农家肥,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历三月二十八交流会,耕牛、农具交易百年未有中断。


传统手工艺

旌德因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民间工艺十分发达,至今仍保留木雕、砖雕、石雕、竹编、草编、剪纸等手工艺,尤其是灯盏碗烟制墨、漆画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待客

旌阳人热情好客,香茶、糖蛋是起码的待客礼遇,瓜籽、花生、板栗是常备的待客果品,如果运气好还能尝上时鲜的红山楂、野杨桃。一般人家若有上等美味总是设法留着待客,因此旌阳人腌制腊肉火腿,贮藏冬笋春茶,圈养山鸡野兔,办法之多,技术之高,让人诧异。


慢生活设施与服务

旌阳城区方圆不过两三千米,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快捷畅通的电讯、网络、公交覆盖全城,不断完善的公共文体设施丰富着百姓精神生活。

学校、医院、菜场、商店布局合理,门类齐全,上学、就医、买菜、购物,大都步行即可。城郊出行,自行车15分钟左右亦能到达目的地。

政府鼓励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帮扶鳏寡老人、残疾人。


2016年10月8日,旌阳镇在国际慢城韩国年会上获颁国际慢城证书和会旗,这标志着旌阳镇成功加入国际慢城大家庭,成为安徽第一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