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走进旌德 > 城市名片 > 两山基地

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发布时间:2023-08-08 16:48 来源:旌德县委办 浏览:
【字体大小:

五大发展见行动  健康旌德闯新路

勇当“两山”理论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


近年来,旌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按照“1155”高质量发展思路,守护绿水青山,聚集人才人气,打造健康产业,铸就金山银山,勇当两山理论的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


一、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旌德样板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制度体系、生活方式,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板。

围绕生态系统保护,着力打造绿色空间样板。围绕青山、绿水、兴林、护田、蓝天、七彩主题,持续开展两山行动,投入18.6亿元实施74个项目,生态环境质量位列全省县级评价单元行列,空气优良天数连续4年超过300天,主要河流水质始终保持类水质标准以上。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获批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围绕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打造绿色产业样板。一方面,开展绿剑行动,加强环境整治办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开展玻纤废丝、石材加工、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开通绿色110,制定举报奖励办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淘汰玻纤行业陶土坩埚拉丝工艺与装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精致农业,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生态体制改革,着力打造绿色制度样板。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率先在全国建立智慧林长信息平台,率先在全省试点发放林地经营权证,率先在全省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林长制林长治、不砍树能致富,森林覆盖率达69.2%。探索创新四个一,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一张表,多规合一并统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一套图,生态文明指数一本帐,智慧平台综合运用一张网

围绕生态文明创建,着力打造绿色文化样板。同创行动为抓手,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各类绿色细胞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推行绿币奖励机制,建成26公里慢城绿道,完成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建设“1+5”旅客集散枢纽,推广新能源汽车租赁、共享单车。建成两山基地展示馆,成立两山理论培训中心,被列为全市干部教育绿色培训基地。



二、发展健康产业,探索转化路径

坚持一手抓打造健康产业,一手抓聚集人才人气,以产业招引人,以人支撑产业,逐步探索适用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通过绿水青山吸引高端人才,进而汇聚技术、资本、项目,发展生态工业,最终铸就金山银山。围绕这条路径,激发创新动力。黄山胶囊2016年深圳A股上市,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年产250亿粒高品质药用空心胶囊智能制造试生产;万方纸业致力于生产最干净的一张纸,畅销东南亚,出口额连年翻番;云乐灵芝年产300吨灵芝产品GMP项目正式投产;黄山台钻年产1万台智能数控机床项目开工建设,飞翔电器电机铁芯智能制造系统项目全面投产。培育创新主体。中国科大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入驻,带动利夫生物科技投产;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灵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分离9种最新菌种;中科院合肥创新院消化道胶囊机器人研发中心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果转化中心、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正式入驻。搭建创新平台。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灵芝健康小镇为平台,聚力打造健康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会同省高新投发起设立总规模5亿元、首期1亿元的安徽省中安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安徽高特佳医疗医药产业基金,扶持实体企业、助力招商选资。第二条路径是,通过绿水青山招引八方人气,进而体验旅游、会展、养老,实现农旅融合,最终铸就金山银山。围绕这条路径,狠抓特色小镇,重点打好三张牌,国际慢城旌阳镇,按照一核一带双环多点布局,稳步推进6大组团项目;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白地宣砚小镇,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东方达沃斯;首批市级特色小镇云乐灵芝小镇,紧扣皖南川藏线,打造神秘灵芝谷。狠抓全域旅游,坚持用智慧旅游统揽全域旅游,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旅游中心;持续开展景点、服务点A行动2018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1.66%30.5%。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名录,获批省旅游强县。狠抓文创会展,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和会展经济,2019年以来先后有400多个会议会展在旌德举办,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院士专家联谊会大健康论坛永久性会址落户旌德。




三、推动乡村振兴,铸就金山银山

坚持以一抓双促工程为总抓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统筹下好美丽乡村+全域旅游+集体经济一盘棋,促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康扶贫出实招,整县推进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项目,被国研智库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样本。产业扶贫出实招,着力打造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新模式,引导22家经营主体成立产业扶贫联盟。生态扶贫出实招,通过入股林业专业合作社、聘请生态护林员、发放退耕还林补助等,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20162017连续两年精准扶贫考核位居全市第一,2017年位列全省的等次

实现基础夯实、产权明晰。整县开展了包括林地、农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一系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按照面上依申请、点上全覆盖原则,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确权颁证工作,发放了全国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和首笔抵押贷款。

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2018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9万元,增长9.8%,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比2014年增长约41%,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长75.8%;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消灭,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571.88万元,较改革前增长约8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